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靠,同样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怎么待遇就差这么多?!
我暗中腹诽了一句,转而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我先是查看了一番他的情况,确认没问题之后,便通过引魂符将七魄重新引回他体内。
怨气散尽,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终于悠悠的醒了过来。
叫醒了老光,得知自家儿子没事之后,他对我们感谢连连。
我笑了笑,表示干我们这一行的,拔刀相助降妖除魔是职责所在,用不着感谢。
“话说你儿子好端端地怎么会沾染上怨气?”
我问了老光一句,老光愣了愣,一时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孩子受到了惊吓,嘴上又有伤,问他更问不出什么缘由来。
我本想就此打住,却在无意之间撇到了孩子脚上串着一串核桃,核桃的品种和马文给我的那颗是一模一样的。
我问他们这核桃是从哪里来的,老光告诉我是在祠堂里的一个核桃树上摘的。
当年他们搬迁祠堂用来镇压女鬼,原址上就有一颗核桃树,据当时那位先生说,这颗核桃树有几百年的树龄,拥有灵性,有镇邪的作用。
核桃树配合上祠堂的香火能镇住红衣女鬼,时间一长,就会化解掉女鬼的血性。
老光早在几年前就搬到镇上去住了,这次回来参加老村长的葬礼,因为怕会沾上红衣女鬼的晦气,所以才摘了几个有“灵性”的核桃给孩子当护身符。
听到这里,我眉头一皱,核桃能炼制成法器我信,但核桃树本身能镇邪这种说法完全就是空穴来风。
恰恰相反,核桃树跟槐树、柳树这一类的树种都属于阴木,是很容易招来邪煞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当年给陈家村看风水的那位先生实乃居心叵测。
按照他的做法,将红衣女鬼囚禁在祠堂里面根本就不是为了净化她的血性,而是为了养鬼!
难道……马文给我的核桃是用来破解当年那位风水先生留下来的局?
“话说先生,你们既然是龙虎山的道长,有能力帮孩子驱邪,那应该也有能力帮我们把红衣女鬼给灭了吧?”
就在我沉思之际,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畏手畏脚地靠了上来。
“是啊,各位先生,我们村已经被红衣女鬼害得人丁凋零,不少户门都绝户了。如果继续让她在我们家族祠堂呆下去,我陈家村的人迟早会被她祸害精光的!”
“规矩我们也懂,只要先生你们肯出手,我们陈家村的人砸锅卖铁,也会拿出个令你们满意的报酬来。”
几位老大爷声泪俱下,他们见识到孩子被怨气祸害的那个惨样之后都怕了。
陈康和陈斌早就我们开坛作法的时候就已经被惊醒,亲眼目睹了为孩子驱邪的全过程,这两个大男人也都被吓得瑟瑟发抖。
毕竟今晚他们还得去给老村长守灵,这他娘的谁能不怕?!
我自然清楚他们的顾虑,当即微微一笑,点头跟他们保证,既然我们来都来了,就不可能坐视不管,任由红衣女鬼祸害村民。
更甚至我跟陈康他们商量了一下,反正他们害怕得不行,那还不如直接把守灵的任务交给我们算了,等我们把红衣女鬼解决了之后,他们再接班也不迟。
正好,这样我们能杀红衣女鬼一个措手不及!
第246章又遇鬼打墙
这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同,随后我又跟大家伙交代了几句,让村民们今天夜里一定要待在家里面,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动静都绝对不要出来。
交代完一切,我看也差不多了,便让陈康提前带我们先到祠堂转悠了一圈。
安平晞(重生) 步步沦陷 软肋 掌中娇宠 重生之养成 是后娘不是姐姐[七零] 萧妃她极好面子! 吞噬古帝苏辰骆天妃免费阅读 和魔尊身份互换后 我穿成了修仙界稀有物种 予你偏爱 我有三个孝顺儿子 七零反派的心头肉 追凶猎人 最后一个抗尸官 每天都在被侦探逮捕的边缘试探 绝世武帝 我靠美食征服娱乐圈 回到1972 暗里着迷
她是妖界尊贵公主,却祸运连连。被灭族,身消道殒,魂魄飘荡,再睁眼,啥?竟成了人类!还是废柴一个?乞颜凤栖翘翘嘴角,身怀混沌魔晶,一路猥琐发育。晋级很难?为何她觉得很轻松?玄技晦涩?她一看便懂。霸行人如果您喜欢王的惊世废柴妃,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末日之下,秦宇和发小张艺诚没想在末日里混出个什么名堂,只求落叶归根,两个年近三十的普通人的末日回家之路,无异能,无进化,不圣母。作者本人免责申明此书很烂,主角操蛋,挨喷不赚,作者摆烂,酌情观看,业余写书,文笔赛猪,剧情剧毒,如若不喜,直接退出,可评一分,勿辱父母。...
...
一个小小的江南卢家仆人,被天人组织绑架,只因他的相貌和当朝六皇子相同。一个假冒六皇子的仆人,在纷繁博弈中,居然被送上皇位,看似风光无限,暗地里却只被当做个可悲的傀儡。然而,没有人知道,白渊早在穿越的第一天,就被至宝妙道认主,可观天地万物而得气运,继而领悟万千武道诸般法术神念妙法,并直接圆满继而,在这万古文明的世界里,一步步成长为幕后的黑夜君王。如果您喜欢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四番队的三席简介emspemsp关于四番队的三席我叫黑木,是要成为四番队长的男人!入队仪式的第一天,黑木就用独特的自我介绍,让他的名声传遍整个护廷十三队。...
寒门首辅简介emspemsp关于寒门首辅(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书友群309429159!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