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 学校的影响2(第1页)

我们常常用各种各样的测试来了解并研究一个孩子在心理、性格和行为上的发展。其实,诸如智力测验之类的东西,可以作为救助孩子的有效方式。比如,老师希望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留级,结果,通过智力测验后居然发现他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我们也要认清一点,我们无法对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智力测试只能用来了解孩子,并找出帮助他提升的方式。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孩子的智商并不低,一旦找出合适的方法,就可以让他产生我们期望的变化。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如果让孩子们熟悉并发掘出智力测验中的有趣之处,并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考试经验,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他们的智商。所以说,在儿童未来的发展中,智商并不能被当作命运或遗传决定的限制因素。

无论是儿童自己还是他的父母,都不应该知道他的智商。由于他们不知道智力测试的真正目的,往往会误认为这就是对孩子最后的裁决。其实,对教育造成很大阻碍的,并不是孩子本身所具有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自己具有哪些限制。如果让一个儿童知道自己的智力较低,他就会丧失信心,我们就无法提供鼓励并帮他扭转自己的想法,或者消除他所认为的自己具有的各种限制。

其实,对于学生的成绩排名,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方法。老师常常会认为如果他将很糟糕的成绩单发给一个学生,就可以激励他奋发图强。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可能就不敢将成绩单带回去了。他要么会偷偷改掉成绩单,要么就是不敢回家,某些心灵脆弱的孩子甚至会想到自杀,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虽然,对于孩子的家庭生活,老师是不必负责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他不考虑这些因素的原因。假如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孩子带着这样的成绩单回去肯定会受到指责。如果老师的要求宽松一些,儿童就可能会找到信心并且继续奋斗。如果一个孩子的成绩总是停留在差生的行列里,周围的同学会认为他非常差劲,而他自己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非常没用。可是,就算是差生,也会在学习上有所进步。事实证明,如果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让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找到信心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有这样一个现象,非常有趣:就算孩子们没有看到彼此的成绩,他们互相之间的了解也是非常精确的。他们知道在班级中,各门学科的佼佼者分别是谁,他们也能够为自己准确地定位。他们所犯的最大的错误是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进步的空间。他们眼看着别人不断进步,自己却望尘莫及。如果说一个孩子的性格非常倔犟,他会将这样的想法带到以后的生活中,就算是长大成人了,他也会时常比较自己与成功者之间的差距,觉得自己必须保持这样的状态——他们习惯于排在首位,排在中间或者是排在别人的后面。这说明他们为自己设定了下限、乐观的最大程度,以及可以活动的区域范围。我们都知道,上班时业绩不佳的人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位置并取得巨大的成就的。我们理应让孩子们了解到自我设限的行为是错误的,作为老师和学生,也应该避免迷信“儿童获得进步是因为他的天生禀赋”之类的观点。

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会犯各种错误,最糟糕的一种就是认为遗传因素可以限制孩子的发展,这只是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管教失败的借口罢了。由于这个借口,他们不必为自己对孩子的任何影响而担负责任。我们应该抵制这样一条不负责任的做法。一个教育者,如果将遗传作为限制儿童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原因,那么,我们真的无法期待他能够在岗位上做出多高的成就。假如他发现他的心态和行为能够对孩子造成影响,他就不会再用这样的借口来推卸责任。

我们在这里所谈的遗传不是身体上的,与器官缺陷无关。

对遗传为心理带来的影响的研究,是个体心理学中才会涉及的。孩子能够了解自身器官的功能,并且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有哪些因素可以限制自身的发展;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受到器官残缺的困扰,我们就要让他认识到这并不说明他在智力或性格方面同样会受到限制。我们已经了解到,同样是残缺,有些人会将它看作激励自己奋斗的因素,而有些人却将它视为一种自身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在我刚开始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反对我,说我的主张并不科学,只是个人的片面看法。可是,我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并且,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如今,有一些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也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观点,他们觉得遗传对性格的影响只是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迷信。这样的理论是来自人类想要推卸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信奉宿命论。最简单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论及“性恶论”。这显然是一种无法站住脚的观点,坚持这个观点的大多是那些想要逃避责任的人。就像其他的性格特点一样,脱离社会环境的“善和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些都是人类在社会中与人相交往的结果,这其实是一种判断事物的标准,无非是妨碍还是顾全他人的利益。孩子在降临于世之前,并不能接触到社会环境,而在出生后,他的潜能就有可能让他朝任何方向发展。他所处的环境或者是自身感受到的各种感觉,以及对于这些感觉的解释,是他作出决定的主要依据。另外,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可小看的。

人类遗传的其他心理功能虽然不明显,却也是同样的道理。兴趣在心理功能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们知道,是沮丧和恐惧阻止了兴趣的发展,而不应归咎于遗传。大脑的构造自然是来自于遗传,然而,大脑对心灵而言,也只不过是一种工具,绝对不是根源,况且,就算大脑受了伤,只要没有伤到我们无法救治的程度,就可以对其进行训练,来弥补缺陷。每一种非凡的能力都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发自内心的兴趣得到的,而不是来自于遗传。

就算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家族,好几代人都表现出超常的禀赋,我们也不能将这样的现象归结为遗传。我们宁愿相信是因为有一个获得成就的成员刺激了其他人,使他们懂得努力,而家族的氛围也培养了成员的这种优秀品质。所以,当我们发现著名化学家李比希(1eibig)的父亲是一位药房老板时,也不能判断出他的成功是因为得到了这方面的遗传。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家庭环境正好为他提供了发展兴趣的土壤,当他已经对化学非常了解的时候,其他孩子还没有接触到这门学科,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样,莫扎特之所以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也并不是因为他有一个对音乐有兴趣的父亲,他的父亲只是希望他可以热爱音乐,并且不断地提供鼓励和支持。从他幼年起,音乐便弥漫在他的整个生活环境里。我们常常发现这些成功的人往往有一个“较早的开始”,他们或者是从四岁开始学习钢琴,或者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将周围发生的事写成文章。他们一直对某种事物饱含热情,并且受到专业的、广泛的训练。他们不会畏首畏尾,只会勇往直前。

如果连教师也相信在孩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某些切实存在的限制,那么,我们就无法期待他能够为儿童解除某些自我限制。如果他对学生说:“你在数学方面没有天分。”他就会感到一身轻松,然而,这样做的坏处是让孩子感觉沮丧。我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在我上学的时候,在几年内数学成绩都是班里的倒数几名,我也认定了自己是没有数学天分的。然而,幸运的是,有一天,我竟然意外地做出了一道连老师都无法解答的题目,这次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之前,我对数学这门课一点兴趣都没有,在那之后,我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训练。最后,我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可见,这样的事情足可以帮我看清特殊才能及天生禀赋的理论存在很大的错误。

就算是在一个人数众多的班级中,只要我们努力发掘,仍然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比起对他们一无所知,加深对他们的了解更能够帮助我们掌握他们。然而,大班教育对于管理来说是不科学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更容易忽略孩子所出现的问题,更不用说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培养了。老师对孩子兴趣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对孩子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孩子们在几年之中都只跟随一个老师,这对于孩子来说十分有利。一些学校会每半年更换一下老师,这就剥夺了老师与学生深入了解的机会,老师自然也就无法发现并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假如一位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了好几年,他会更容易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之处,并且更容易找到合适的补救方法,这样有利于将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互助的团队。

对于孩子来说,跳班或者升级是弊大于利的。我们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厚重的希望,他们会觉得有压力。如果一个孩子比起其他同学,在年纪和发育方面都比较快,或许我们可以考虑让他升级。然而,如果这是一个非常团结互助的团体,一小部分学生的成长对于其他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好事。如果班上有一些人很出众,其他孩子也会获得迅速的提升,我们不应该扼杀了这种互相学习、整体提升的苗头。我们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多参加其他的活动,并且为他发展兴趣提供更多的机会,如美术等。如果他在这些方面获得好成绩,其他孩子也会对此产生兴趣,并且更加努力。

如果一个孩子被迫留级,那就非常糟糕了。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留级生在家庭或是学校都存在很大的麻烦。或许有少数的留级生不会出现什么状况,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留级生会继续堕落,并且时常制造各种问题。他给同学的印象会变得很糟糕,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也是不看好的。我们不能随意地将留级制度废除,这毕竟是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难题。有些老师会趁着假期为差生补习,提醒他们改掉自己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并且让他们避免留级的命运。当他们看清自己的错误之后,就可以在第二个学期步入正轨了。其实,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有效帮助差生的方式,我们放心让他自己努力奋斗的前提,是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客观地认识了自己的能力。

之前,在研究根据学生的成绩而将他们分到不同班级的教育制度时,我就看到了一个特殊的事实。我主要是从欧洲得到的相关经验,却不知道这样的经验是否适用于美国。我们发现在所谓的差班里几乎都是出身贫寒和心智低下的孩子,而在所谓的好班里,儿童的家境一般都是比较富裕的。这种现象并不是合情合理的。因为那些贫寒的家庭并没有为孩子的教育提前作好相应的准备,他们大多面临着很多的现实困难。这些父母花费在儿童身上的时间是有限的,甚至他们本身并不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我个人认为将一个并没有为上学做好充分准备的人分入差班是欠妥的。如果一个教师经验丰富,他会知道怎样对这样准备不够的情况进行矫正,比如让他们在优秀儿童的圈子里成长,他们就必定会受益匪浅。相反的,如果将他们分入差班,他们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他们还会受到来自优秀班级的同学的讽刺和蔑视。因此,差班的氛围会让孩子们变得沮丧,并且不敢再勇敢地追求自身价值。

我要这美貌有何用  孤城少年微微甜  无声告白  重生之宠妻如命(作者:安酥)  欺压黑暗神的日常  我们真的不合适!  进击的巨人之全球危机  她的深深处  女配翻身:男神老公轻点宠  当锦鲤穿成了炮灰男配  夏日焰火 完结+番外  女配修仙后重回末世  三国之大汉皇权  神明重生后被小妖精攻略了  我的世界坠入爱河  三国之北地枭雄  青色荆棘  夫君成为“废人”之后  宫少的小作精已到达  中国哲学简史  

热门小说推荐
八零暖婚:司少宠妻超级甜

八零暖婚:司少宠妻超级甜

八零暖婚司少宠妻超级甜简介emspemsp关于八零暖婚司少宠妻超级甜林茵发现自己穿到八零年代那一刻就知道,她成为首富的机会来了!被亲生父母抛弃,她才不在乎,努力赚钱孝顺养父母。被同学排挤,无所谓,她投资研究项目很忙的。司睦深是个军人...

恭喜王爷,王妃有喜了

恭喜王爷,王妃有喜了

恭喜王爷,王妃有喜了简介emspemsp国际神偷关门弟子陆柒染穿越了,再睁眼已是天启王朝大将军王的老来女,原主典型的胸大无脑,空有一身美貌,十几岁喊着号子要嫁皇帝同父异母兄弟冥王叔,死缠烂打,挖空心思,用尽各种手段嫁进冥王府。陆柒染扶...

神尊被我拉下了神坛

神尊被我拉下了神坛

那天遇见他,我的心里像是炸开了一方烟花,热烈又绚烂。我原以为我是相府嫡孙女,一国之后,兢兢业业,谨小慎微的在后宫中认认真真勾心斗角的宫斗着。结果一朝死去,我竟是九尾狐族狐君天赋不高又不受宠的幺女,最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做为一名九尾狐,我竟只有一条尾巴。当我做为一只狐狸漫山遍野的疯跑时,又有人跑来告诉我,我只是一块石头,受某人点化才修成人形,羽化成仙。受他三滴血,无论我是什么,都会受眼尾处的凤凰花指引遇见他,爱上他。他高高在上,断情绝爱,又岂是我所能肖想的,仙神活太久大多无情,凡世众生虽苦却有血有肉。当我被某人虐的体无完肤欲要逃跑时,被某人困住,某人咬牙切齿的说见色起意唐突了本尊,竟想跑。这是一块破石头的修仙史,有虐有甜。愿你喜欢。如果您喜欢神尊被我拉下了神坛,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简介emspemsp关于寒门首辅(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书友群309429159!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

史上最强超能情侣

史上最强超能情侣

史上最强超能情侣简介emspemsp关于史上最强超能情侣总统先生,我们查清那名异变者的异能了。某CIA特工汇报道,他的能力是‘能够击败所有叫林天南的人’。WTF?M国总统不满的问,史上最强的异变者,怎么可能是这种垃圾异能!?总统先生,因为他还有个女朋友。CIA特工解释道,她的异能是‘能够改变其他人的名字’。M国总统这是一对从生辰八字到五行到星座到性格到三观乃至生活习惯都互相冲突恨对方恨得要死却又没法分开的冤家。...

长生:我有一颗科技星球

长生:我有一颗科技星球

秦川穿越到了古代的玄幻世界,成为了一个正在逃亡的皇子。逃亡途中,秦川发现前世随身携带的玉佩也跟他一起穿越到了这个世界,而且玉佩还连接了一个无人的科技星球。玉佩直接融入身体过后,秦川拥有了长生不老的能力。所以…都长生了还浪什么浪,隐姓埋名苟起来慢慢发育。遇到麻烦怎么办?搬家呗,只要搬家够快,麻烦就追不上我。境界燃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