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书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0节(第2页)

平安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比较合适的东西来,索性决定先跟赵璨商量一下可行性。反正这种事情急不来,总要一步一步的走,现在先将所有可能面对的情况都想清楚,到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两人书信往来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秋天已经到来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收上来的粮食足够整个大楚两年所需。这么高的产量,几乎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除此之外,平安还从张东远那边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良种改造工作取得了相当喜人的进展。

原本之前张东远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主食的良种改造上面。后来在平安的建议下加入了土豆和地瓜这两种外来物种。之后又加上了玉米。这样一来,京城里的庄子就不够用了。毕竟不可能所有的庄子都用来做试验田。

于是平安索性建议,在全国各地买下田庄继续进行改良。毕竟他们改造良种的目的,本身也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增加产量。在京城种出来的高产良种,未必适应外地的气候。这样分开试验,说不定还有特别的效果。

毕竟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不一样,对种子的要求也不一样。旱灾频发的地方,要求的是抗旱品种,环境寒冷的北疆,需要的是抗寒物种。除此之外,耐高温的,耐盐碱地的,抗洪涝的,以及单纯产量高的……只有适应了当地气候,才能够推广种植。

有的时候,有些事情无非是没有人第一个指出方向和怎么做,一旦戳破了那一层窗户纸之后,后面的事情就容易了许多。这种容易并不是说很轻易就能够做到,而是指许多人都能够做到。

能够推广开来让所有人都学会的做法,才是真正值得称许的。因为具备可实践性。

毕竟现在不比后世,即便修了路,交通也注定了不可能这么便利,各方面的限制也很多,不可能由朝廷统一往各地发放粮种。所以如果当地官府能够组织百姓们自己留种,便是再好不过。

扯远了,经过这几年的实验,这些作物的产量都已经适应了各地的气候,产量已经稳定了下来。增产或许暂时达不到,但是推广种植面积却是没有问题的。

就连玉米这种新的外来物种,也已经适应了本土的气候,产量有所增加,可以慢慢的放开种植了。

令人惊喜的是,相比较于水稻小麦这样的作物,玉米对于土地的要求显然没有那么高,许多土地上都能够种出来。虽然产量不高,但已经足够了。

河北和西北边疆一带,因为连年战争,所以人口十分稀少,再加上土地里也很难出庄稼,所以大片大片的土地空置着。

若是这些土地上都能够种上庄稼,那么一大部分的军粮便可以就地解决,而不需要朝廷再从江南等地转运粮食。这一路上的消耗节省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平安虽然一直关注着这件事,但是毕竟还有许多别的事情牵扯着他的经历,后来离开了京城,就更顾不上了。所以事情完全是张东远在皇帝暗地里的支持下在做。

所以这会儿乍然听到好消息,平安也十分意外,继而跟着开心起来。

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他倒是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可以配合着这件事来做,或许会有好效果。

许悠的家乡正在江南。虽然到现在,他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亲人留在那里,但是平安从许悠的生平介绍之中隐隐能够看得出来,许悠对江南还是略有些偏向的。

这也是很正常的,任何人对自己生长的故乡都不可能视若无睹。只不过绝大部分普通人会怀念,而一部分有能力的人会回报。不过许悠显然跟其他人都有些不同。

别人回馈乡里,一定是抱着衣锦还乡的念头,希望能够在乡亲们面前炫耀一番,让大家羡慕。

但许悠并不是,他这么多年来,出去当初为父母丁忧,始终未曾回过江南。但是对于江南的关注却也不少,有什么新的政策时,也会下意识的对这个地方倾斜。

平安初步推断,许悠对于这篇富饶的地方,应该是有一种又爱又恨的情绪。

生于斯长于斯,割舍不下也是正常。但是对许悠来说,年幼时那段家境贫寒,甚至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婚姻来换取继续往上走的资源的经历,对于看重脸面和名声的他来说,恐怕不会是什么好的回忆,更不希望被任何人发现和提起。

而这正是平安所需要的。

试想如果现在出现了一项显然是为了江南量身打造,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新东西,许悠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去为江南争取呢?但是因为他自己的私心,东西争取到了之后,他不可能亲自去江南实地考察。

如此一来,执行的过程之中,就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许悠不可能及时发现,任由其扩大,最后导致的结果自然也要由他来承担。

平安想得很清楚,许悠的身份不同常人,不可能一次就将他彻底的扳倒,所以跟他对上之后,势必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的让许悠犯错,最后小错误累积起来酿成大错,才能够堵住他所有的退路,彻底的将他击倒。

所以这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前期的铺垫。

平安的这个想法,如果不是因为张东远那边有了进展,他还真不敢贸然行动。毕竟其中的风险也很大。

便如平安之前跟齐王说过的那样,江南富庶,除了这里的土地肥沃,乃是鱼米之乡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百姓们几乎家家都养蚕织布。而丝绸的价格又贵,所以江南的百姓,都比别处富裕些。只要每年养上几张蚕,收入便可以抵得过地里一年的收成。

而平安要做的,就是扩大这种模式,由私人养蚕变成官府支持,让江南的蚕桑事业形成规模。

具体的做法,平安觉得后世的“桑基鱼塘”便很值得借鉴,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又能够扩大规模,增加盈利,形成良性循环。

娇妻你好甜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总裁夫人她能掐会算  玄学宗师在现代  古代荣宠手札  神仙朋友圈  强撩校草 完结+番外  妖道至尊  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弃妇又厉害又撩人  裙下之臣[快穿]  香江王朝  重生之走出大山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  撩动他心  深眠(作者:杨溯)  借剑  你不可以亲我  快穿:禁欲病娇大佬的疯批小娇妻  定海浮生录  

热门小说推荐
开局一本诗词歌赋圣典

开局一本诗词歌赋圣典

开局一本诗词歌赋圣典简介emspemsp关于开局一本诗词歌赋圣典手握诗词歌赋圣典,纵横万千奇妙世界。一本无意中获得的记载着诗词歌赋的书册,彻底改变了林宇原本平凡的人生。...

妻不可欺:腹黑总裁快求饶

妻不可欺:腹黑总裁快求饶

妻不可欺腹黑总裁快求饶简介emspemsp三年的痴心守候,却换来他的无情掠夺。夺走她的一切,只为了博他心上之人一笑。老一辈人常说,执念太重之人,往往连死了都不得安宁。舒灵一开始不信,但当她投湖自尽却化身成地缚灵束缚在那人身边之后,她终于...

疯子眼中所谓的江湖

疯子眼中所谓的江湖

疯子眼中所谓的江湖简介emspemsp关于疯子眼中所谓的江湖我们都是一群被生活逼着走投无路的人,我们保留着老牌江湖的规矩和法则,游走在黑与白之间,然后逼迫着别人走投无路,人前我们带上眼镜,穿上西装,人后,我们手里拿着的就是刀与枪。社会大哥?江湖老炮?不过是我眼里一群虚伪胆小的普通人,揍就揍了,我烂命一条!亡命徒?职业杀?不过是我眼里一群因为吃不上饭而铤而走险的人,杀就杀了,因为我比他们还要饿!一开始我们只是为了简单的活着,后来我们努力的为了生活,再后来...

风水阴阳师

风水阴阳师

风水阴阳师简介emspemsp关于风水阴阳师老叔是个风水大师,自从跟着他学习了风水之术,我不仅要跟活人看阳宅,更要为死人定阴宅...

盛宠蜜爱:军少的18岁甜妻

盛宠蜜爱:军少的18岁甜妻

盛宠蜜爱军少的18岁甜妻简介emspemsp盛宠蜜爱军少的18岁甜妻是燕蔚儿的经典其他类型类作品,盛宠蜜爱军少的18岁甜妻主要讲述了那晚酒后,她和他一夜缠绵。为了钱,她用腹中的孩子威胁他,却反燕蔚儿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其他类型。海...

一胎三宝天价妻

一胎三宝天价妻

一胎三宝天价妻简介emspemsp关于一胎三宝天价妻凤城没有人不知道秦书瑶喜欢魏晏诚喜欢的着了魔,传闻她为了嫁给他,不择手段,结果她得偿所愿,同时也沦为了最大的笑话。四年后,秦书瑶带着三个萌娃华丽归来,他却穷追不舍,然后凤城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